本報訊(記者 李浛芃 陳兆帥 劉達)“篤篤篤,賣糖粥,三斤胡桃四斤殼……”早年蘇州小巷里,到處流傳著這首關(guān)于糖粥的童謠,而潘玉麟這碗清甜可口的糖粥,更是不少市民心目中兒時美好的回憶。秋天到來,天氣漸冷,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糖粥,在姑蘇小巷里來一場“Citywalk”,這是蘇州城秋天最溫馨的場景之一。
近日,作為蘇州小吃界的“初代網(wǎng)紅”,潘玉麟糖粥在小紅書再次掀起打卡熱潮。昨天,在位于臨頓河和西花橋巷1號的花里巷門口的新攤位上,記者看到,12點不到,等候糖粥的隊伍已經(jīng)排到巷子口。隊伍中有老年人、中年人、也有年輕人,有本地人、也有外地人,有些人是專程來吃糖粥的,有些人是路過看到了就想嘗嘗的。不管是誰,都被這碗糖粥的香氣和味道所吸引。
潘玉麟說,他做的糖粥有三種口味,分別是桂花鴛鴦糖粥、桂花赤豆圓子和桂花酒釀圓子。“我最喜歡的是桂花赤豆圓子,赤豆餡包裹在白色的米團里面,外皮綿軟內(nèi)餡香甜。”今年27歲的劉先生說,8年前他上學(xué)時,第一次在皮市街吃到這里的糖粥,就覺得非常驚艷。除了桂花赤豆圓子,桂花酒釀圓子和桂花鴛鴦糖粥也是他所喜愛的。
潘玉麟是潘氏糖粥的第三代傳承人,擺攤已有40多年。如今依舊保持著用石臼打粉、用煤爐熬粥。因為工藝保持了最傳統(tǒng)的制作方法,且天冷不出攤,天熱也不出攤,刮風(fēng)下雨不出攤,身子不好也不出攤……想吃到這碗糖粥純憑運氣,因此每天他的糖粥都供不應(yīng)求。“8年來,我多次找空,潘老要么沒出攤,要么到了后發(fā)現(xiàn),糖粥早就賣光了。”劉先生說,之前糖粥鋪都在室外,出攤時間不固定。
最近,糖粥鋪有了一個新變化。姑蘇區(qū)平江街道舊學(xué)前社區(qū)對轄區(qū)內(nèi)閑置亭房進行了氛圍布置,改造再利用。這樣一來,潘玉麟糖粥鋪就有了一個更加舒適和安全的環(huán)境,也更加方便了顧客?,F(xiàn)在搬進“室內(nèi)”,每天的出攤時間基本都固定在中午12點左右。“現(xiàn)在這邊的量相對少一些,每天大概100份左右,基本到下午3點就賣完了。”潘玉麟說,除了刮風(fēng)下雨天,他都會出攤。
值得一提的是,糖粥鋪還開通了線上支付方式。“之前只能現(xiàn)金支付,很多人都排到了因為沒有現(xiàn)金,最后沒吃到?,F(xiàn)在就方便多了,可以支付寶支付。”劉先生表示,現(xiàn)在糖粥的價格略有調(diào)整,但是小攤位依舊是賣的“老三樣”。糖粥還是那么溫潤綿軟入口熨帖,有點甜,但是甜得很滿足,“聽說這樣的甜里包含了四種糖,三種米才能熬制出來的這碗糖粥。”
潘玉麟的糖粥鋪不僅吸引了劉先生這樣的老顧客,也吸引了許多年輕人。最近,不斷有年輕人前來打卡買粥,他們打扮時尚且買粥的時候都特別興奮,一邊買粥,一邊掏出手機打卡留念。有的年輕人說,他們是從網(wǎng)上看到潘玉麟糖粥的介紹,就想來嘗嘗;有的年輕人說,他們是因為喜歡吃甜食,就想來品嘗一下這碗傳統(tǒng)的蘇州小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