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(記者占長孫實習生鄒一萌)雙腳呈45度開立,膝蓋微屈,擺臂,一顆壘球在空中劃出漂亮的拋物線。昨天,2024“昆山媽祖杯”海峽兩岸青年快投壘球邀請賽在昆山慧聚廣場閉幕。3天時間里,來自兩岸19支球隊約400名青少年齊聚綠茵場,以球會友享受酣暢淋漓的競技樂趣,跨海相會共敘交流情誼。
壘球是一種由棒球衍生而來的運動,對臺灣同胞而言,可謂從小耳濡目染,幾乎人人都會,被稱為臺灣第一運動。1999年,在昆臺商組織成立了兩支慢壘球隊,將這項運動愛好帶了過來,使其成為工作場景之外的兩岸人文交流新紐帶。
當天,伴隨著有節(jié)奏的鼓點聲和觀眾陣陣歡呼喝彩聲,身穿統(tǒng)一隊服的參賽青年分成兩組對壘。投球、接球、擊球、跑壘、守壘……大家全神貫注、緊密協(xié)作,不時互相擊掌、彼此鼓勁,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和運動的激情。由于剛下過雨,地上踩起的泥點不時濺起,但絲毫不影響大家高漲的熱情。臺灣新北市秀峰參賽代表隊由16名初高中學生組成,其中大部分青少年都是第一次來大陸。“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壘球運動,能因此來大陸參賽,感到非常高興。”新北市初三學生陳璇葳說,“在車上,我看到整個城市環(huán)境很好、道路很干凈,印象很好。”
這是一場友情交流賽,也是一次人文探尋之旅。為進一步豐富賽事內涵,賽事主辦方還將邀請臺灣地區(qū)球員赴周莊古鎮(zhèn)、昆山杜克大學和平江路、金雞湖等地參觀交流,感受江南風貌、體驗傳統(tǒng)文化。新北市秀峰參賽代表隊隊長林志玲也是第一次來昆山,對此充滿期待:“來之前,我就在臺灣聽說過蘇州和昆山,知道這里經濟很發(fā)達。希望能游覽更多城市風光,領略不一樣的城市風情。”
作為臺商投資最密集、兩岸交流最為活躍的地區(qū)之一,昆山不僅有著“親商、安商、富商”良好社會氛圍和優(yōu)質的投資環(huán)境,也推動臺商大陸“精神家園”建設不斷深化。依托昆山慧聚廣場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載體優(yōu)勢,昆山打造慧聚慢速壘球公園,摘得“中國慢壘球訓練基地”稱號,先后舉辦海峽兩岸全民棒壘球聯(lián)賽總決賽暨“昆山媽祖杯”海峽兩岸慢速壘球邀請賽等一系列大型賽事,累計邀請兩岸同胞超5000人次參與。
“我們欣喜地看到兩岸青少年彼此互動、沒有隔閡,不僅一起切磋球技,還互相留下聯(lián)系方式,相信通過比賽,能架起連接兩岸青少年友誼的橋梁。”江蘇臺商慢壘聯(lián)盟理事長、昆山市臺協(xié)會會長、昆山媽祖文化交流協(xié)會常務副會長孫德聰說。
隨著在昆臺商越來越多,昆山壘球組織也逐漸發(fā)展壯大,目前大大小小的壘球隊伍有數(shù)十個。壘球這項深受臺灣同胞喜愛的運動,正逐漸成為昆山發(fā)展最快的新興運動之一,在加深兩岸民間交流和增進相互情感方面發(fā)揮了獨特作用。
作為義務擔任昆山學校壘球教練的臺商之一,在昆山工作生活了24年的張文山早已將這里當作了“第二故鄉(xiāng)”,目前已經指導了千余人次學生,并帶出了5名中國壘球協(xié)會全國軟式棒壘球C級教練。“大家因壘球而相識、相聚,經常在周末相約一起訓練、比賽,在豐富臺商臺胞社交生活的同時,也讓大家更有精神寄托,促進了昆臺新融合。”張文山說。